“自古艱難地”的出處是哪里
“自古艱難地”出自唐代項斯的《暮上瞿唐峽》。
“自古艱難地”全詩
《暮上瞿唐峽》
唐代 項斯
自古艱難地,孤舟旦暮程。
獨愁空托命,省已是輕生。
有樹皆相倚,無巖不倒傾。
蛟螭波數怒,鬼怪火潛明。
履道知無負,離心自要驚。
何年面骨肉,細話苦辛行。
《暮上瞿唐峽》項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上瞿唐峽》是唐代詩人項斯所作。詩人借描寫暮色下的瞿唐峽景色,抒發了自己孤舟漂泊、心境凄涼的情感。
整首詩以“自古艱難地,孤舟旦暮程。”開篇,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孤寂。接著詩人表述了自己內心的痛苦和憂愁,形容自己空有生命卻無所寄托。
之后,詩人用“有樹皆相倚,無巖不倒傾。” 描繪了險峻的峽谷景象,展示了自然力量的強大和無情。接著,表現了峽谷中的險惡氣氛,以“蛟螭波數怒,鬼怪火潛明。”形容了涌動的水波和神秘的火光,給人以恐怖之感。
在最后兩句中,“履道知無負,離心自要驚。”表達了詩人堅持前行的決心,同時也表達出他的內心悲傷和痛苦。最后兩句則表明了詩人對親情的思念與牽掛。
整首詩以其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呈現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無助,表達了對人生掙扎和迷茫的感慨。此外,通過峽谷的描繪,詩人也展示了自然中的荒涼與危險的一面。整體來說,該詩以簡練而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傳遞了人生中的困惑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