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遙映燭”的出處是哪里
“燈光遙映燭”出自唐代項斯的《春夜樊川竹亭陪諸同年宴》。
“燈光遙映燭”全詩
《春夜樊川竹亭陪諸同年宴》
唐代 項斯
相知皆是舊,每恨獨游頻。
幸此同芳夕,寧辭倒醉身。
燈光遙映燭,萼粉暗飄茵。
明月分歸騎,重來更幾春。
《春夜樊川竹亭陪諸同年宴》項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夜樊川竹亭陪諸同年宴》是唐代的一首詩詞,作者是項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知皆是舊,每恨獨游頻。
幸此同芳夕,寧辭倒醉身。
燈光遙映燭,萼粉暗飄茵。
明月分歸騎,重來更幾春。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樊川竹亭上陪同年朋友宴會的春夜。作者感嘆已相識的朋友們都是多年的舊友,經常為獨自游玩所懊惱。但是今晚和這些朋友在同一個芳香的夜晚相聚,寧愿不顧自己已經倒醉的狀態。燈光遙映著燭光,噴燈中的花朵的粉色影子在茵席上輕輕搖曳。明亮的月光分散在騎馬離去的人們身上,再次迎來何時的又一春。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在春夜中的心情和景致。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舊友的想念以及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雖然作者常常獨自游玩,但是在這美好的春夜,卻選擇陪同年的朋友們共度時光。詩人通過描寫燈光和花影的細節,給人一種溫馨和愉悅的感覺。最后的句子,則以月光照耀騎馬歸去的人們,表達了對友情的重視和希望重逢的愿望。整個詩詞流暢自然,有著濃厚的五言絕句的特色,展現了唐代詩詞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