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精神都素淡”的出處是哪里
“莫怪精神都素淡”出自宋代張繼先的《臨江仙(鄭恒甫畫六鶴于渾淪庵。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詩
《臨江仙(鄭恒甫畫六鶴于渾淪庵,請予題,遂作)》
宋代 張繼先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諳千載松頭。
羽人幽意苦相投。
殷勤爭點寫,展轉動吟酬。
況有咸陽兄弟事,教人聞見忘憂。
我生曾是眷仙標。
一從揮灑后,相繼未能休。
《臨江仙(鄭恒甫畫六鶴于渾淪庵,請予題,遂作)》張繼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鄭恒甫畫六鶴于渾淪庵,請予題,遂作)》是宋代張繼先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精神高潔、對美的追求以及友情的珍貴為主題。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要驚訝于我的精神平淡,
我完全了解千年來松樹的頭頂。
羽人的幽怨情感相互投合。
殷勤地點點批評,展開回旋吟詠。
況且,還有我與咸陽的兄弟之事,
教人一聽就能忘卻憂愁。
我生來就是個眷戀仙境的人。
自從揮灑之后,接連不斷地無法休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臨江仙為題,描繪了一種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寧靜和超然,他不愿被世俗的紛擾所擾亂,而是追求心靈的純凈。他通過觀察千年的松樹,體會到了松樹的堅韌和高貴,因而對精神境界產生了深刻的理解。
詩中提到了羽人,指的是有著高尚情操和追求的人,他們的內心感受相互投合,彼此理解。詩人在羽人的交流中,細致入微地點出并批評不足之處,同時展開回旋詠唱,表達對美的追求。
詩的下半部分提到了與咸陽的兄弟之事。咸陽是指詩人張繼先的故鄉,這里暗示了詩人與故鄉的羈絆和親情。他通過這段回憶,希望能讓人們在欣賞詩詞的同時忘卻憂愁,感受到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和創作的困擾。他說自己生來就像一個眷戀仙境的人,但在揮灑創作之后,卻接連不斷地無法休息。這可能是指詩人對藝術追求的不懈努力和創作的無盡壓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美的敏感。通過描繪松樹、羽人和與故鄉的回憶,詩人表達了對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對友情和藝術創作的珍視。同時,詩中也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壓抑和困擾,展現了他對藝術的執著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