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臥雨紅顏盡”的出處是哪里
“花枝臥雨紅顏盡”出自宋代釋文珦的《送春》。
“花枝臥雨紅顏盡”全詩
《送春》
宋代 釋文珦
老人無復趁春場,見說春歸亦送將。
唯恐再來吾不見,偏於此另意難忘。
花枝臥雨紅顏盡,草蔓梳風綠發長。
作計欲留留不住,聊歌一貢當離觴。
《送春》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春》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送春
春天已經過去,老人再也不能追逐春光了,聽說春天歸去,我也要送它一程。唯恐春天再來時,我卻不能再見到它,這讓我心中的思念更加難以忘懷。
花朵的枝條在雨中倒下,紅顏已盡;草蔓在風中拂過,綠發延長。我打算留下春天,但它卻無法停留,只能任它離去,所以我只能用歌聲來送別春天。
詩意:
《送春》以詩人對春天的告別之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眷戀和留戀之情。詩人沉浸在春天的美麗和活力中,并對春天的離去表達了不舍之情。詩中春天的離去被比喻為花朵凋謝、草蔓枯萎,意味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詩人希望能夠停留春天,但卻無法做到,只能用歌聲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依戀。
賞析:
《送春》以簡潔樸素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離去和詩人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春天緊密聯系在一起,展示了對春天流逝的無奈和思念之情。詩人以自然的景象和情感的融合,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美好,引發讀者對逝去時光和珍惜當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