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壺絕少約三升”的出處是哪里
“瓦壺絕少約三升”出自宋代方回的《永樂沽酒》。
“瓦壺絕少約三升”全詩
《永樂沽酒》
宋代 方回
大寒豈可無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幣破慳捐一券,瓦壺絕少約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凍面微溫尚帶冰。
爨仆篙工莫相訝,向來曾有肉如陵。
《永樂沽酒》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永樂沽酒》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大寒時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無法享受酒宴的遺憾和憤懣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寒豈可無杯酒,
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幣破慳捐一券,
瓦壺絕少約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
凍面微溫尚帶冰。
爨仆篙工莫相訝,
向來曾有肉如陵。
詩意:
這首詩以大寒時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無法享受酒宴的遺憾和憤懣之情。詩人在大寒的寒冷天氣中,感嘆不能喝上一杯美酒,表達了對于無法滿足欲望的懊悔和困擾。
賞析:
《永樂沽酒》通過描繪大寒時節的冷冽和無奈,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無法實現欲望的遺憾。詩中詩人抒發了對于無法享受美酒的憤懣,通過描述楮幣破慳、瓦壺絕少等細節,生動地展現了酒宴的稀缺和珍貴。詩人使用了形象生動的對比,如\"村沽太薄全如水,凍面微溫尚帶冰\",強調了大寒時節酒的稀缺和珍貴。最后兩句\"爨仆篙工莫相訝,向來曾有肉如陵\"則表達了詩人曾經過往的豐盛和奢華,與當下的貧困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痛楚和無奈,寄托了對于現實困境的不滿和對過去逝去時光的留戀。通過對酒宴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于物質享受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和人民的生活困境。這首詩在抒發情感的同時,也具有社會意義和批判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