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檐索笑面生春”的出處是哪里
“巡檐索笑面生春”出自宋代楊公遠的《觀梅》。
“巡檐索笑面生春”全詩
《觀梅》
宋代 楊公遠
東閣觀梅效少陵,巡檐索笑面生春。
試將心事從渠道,恰又無言領略人。
《觀梅》楊公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梅》是宋代詩人楊公遠的作品。該詩以觀賞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梅花傲雪凌霜的品質和悠遠寂寥的情感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
東閣觀梅效少陵,
巡檐索笑面生春。
試將心事從渠道,
恰又無言領略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東閣觀賞梅花的情景。他以效法楊萬里的《臨江仙·梅花》為出發點,將自己沉浸在梅花的美麗中。詩中的“東閣”是指東側的小閣樓,他在那里遠觀梅花。作者巡視著檐口,尋找著那笑臉的梅花,因為梅花的笑臉象征著春天的到來。
然后,作者試圖將自己的心思通過梅花傳達出去,但卻又無法用言語表達。這里的“試將心事從渠道”表明了作者將心中的感受融入到梅花的景象之中,試圖通過欣賞梅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然而,梅花的美麗是無言的,作者感嘆于梅花的無聲勝過言語,以及自己對梅花的領略。
整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作者觀賞梅花的情景,表達了對梅花的贊美和對寂寥清幽之美的追求。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綻放,象征著堅強和不屈的精神。作者試圖將自己的情感與梅花融為一體,但最終認識到梅花的美麗超越了言語的局限,使人們在無聲中感受到了它的魅力。這種追求無聲美的意境,與宋代文人對于寂寥清雅、超脫塵俗的追求相契合,體現了楊公遠的情感和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