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亭畔草青時”的出處是哪里
“夕陽亭畔草青時”出自唐代唐彥謙的《寄懷》。
“夕陽亭畔草青時”全詩
《寄懷》
唐代 唐彥謙
有客傷春復怨離,夕陽亭畔草青時。
淚從紅蠟無由制,腸比朱弦恐更危。
梅向好風惟是笑,柳因微雨不勝垂。
雙溪未去饒歸夢,夜夜孤眠枕獨欹。
《寄懷》唐彥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懷》的中文譯文如下:
有客傷春復怨離,
夕陽亭畔草青時。
淚從紅蠟無由制,
腸比朱弦恐更危。
梅向好風惟是笑,
柳因微雨不勝垂。
雙溪未去饒歸夢,
夜夜孤眠枕獨欹。
詩意: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唐彥謙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有客傷春復怨離,指的是有客遠離故鄉,感傷春天的離別之苦。夕陽亭畔草青時,描繪了夕陽下的草地青翠的景象。淚從紅蠟無由制,意味著流淚如珍珠般無法控制。腸比朱弦恐更危,用來比喻內心的情緒比琴弦還要脆弱。梅向好風惟是笑,表達了梅花在優美的春風中歡笑。柳因微雨不勝垂,描述了細雨中垂下的柳枝。雙溪未去饒歸夢,意味著雙溪還沒有離去,留下了回憶。夜夜孤眠枕獨欹,描寫了夜晚獨自欲睡卻難以入眠的情景。
賞析: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傷感和思念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中的自然景物和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詩詞的獨特韻味。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一種深思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