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雖始教”的出處是哪里
“孝經雖始教”出自宋代林同的《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僧儒》。
“孝經雖始教”全詩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僧儒》
宋代 林同
孝經雖始教,何但習於初。
欲得如兒愿,常常誦此書。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僧儒》林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僧儒》是宋代詩人林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探討了孝道的重要性,并表達了王僧儒對孝經的學習與領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僧儒
孝經雖始教,
何但習於初。
欲得如兒愿,
常常誦此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王僧儒為主題,表達了對孝經的學習和領悟。詩詞開篇點明了孝經的重要性,它是孝道的起始教義。然而,僅僅學習孝經的初級階段是遠遠不夠的。詩中提到的\"何但習於初\"意味著要真正實現兒子對父母的愿望,就要不斷地學習和領悟孝經的深層含義。
最后兩句\"欲得如兒愿,常常誦此書\"進一步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想要實現兒子對父母的愿望,就需要經常誦讀孝經。通過反復的誦讀,人們可以深化對孝道的理解,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直接的語言表達了對孝經學習的認可和重視。它呼吁人們不僅要學習孝經,還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踐行孝道,尊敬父母,以行動展現出對家庭的關愛和尊重。通過這種方式,詩詞傳遞了孝道的價值觀和情感,提醒人們在親情關系中保持敬愛和奉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