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與遍行荒野”的出處是哪里
“肩與遍行荒野”出自元代邵亨貞的《齊天樂 戊戌冬初。
“肩與遍行荒野”全詩
《齊天樂 戊戌冬初,領省檄,會無錫州將李正》
元代 邵亨貞
民居蕩析,皆黃茅白骨之境,眼界殊惡。
李索賦,道間口占復命西風滿面吹華發,肩與遍行荒野。
草莽無垠,人煙埽跡,猶有青山如畫。
斜陽又下。
柰倦宿軍營,喜逢田舍。
官事驅馳,旅途情緒頓衰謝。
天邊雁飛漸遠,故園回首處,離恨難寫。
寒人征衣,云遮望眼,忘卻向來瀟灑。
塵氛未解。
便好問歸舟,早圖休駕。
夢繞寒谷,小梅應綻也。
《齊天樂 戊戌冬初,領省檄,會無錫州將李正》邵亨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齊天樂》是元代詩人邵亨貞的作品,描繪了一幅凄涼的景象。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齊天樂 戊戌冬初,
領省檄,會無錫州將李正。
李索賦,道間口占復命西風滿面吹華發,
肩與遍行荒野。
草莽無垠,人煙埽跡,猶有青山如畫。
斜陽又下。
柰倦宿軍營,喜逢田舍。
官事驅馳,旅途情緒頓衰謝。
天邊雁飛漸遠,故園回首處,離恨難寫。
寒人征衣,云遮望眼,忘卻向來瀟灑。
塵氛未解。
便好問歸舟,早圖休駕。
夢繞寒谷,小梅應綻也。
詩詞的譯文:
《齊天樂》戊戌冬初,
接到省內的檄文,與無錫州的將領李正會面。
李索賦,路上口占,感嘆命運像西風吹拂著我的華發,
肩膀上背負著穿越荒野的行囊。
四野茫茫,人煙已消失,只有遠處的青山如畫。
夕陽西下。
雖然厭倦了宿營的生活,但卻喜歡遇到鄉下的田舍。
官事驅使,旅途中的情緒漸漸消退。
天邊的雁群飛得漸行漸遠,回首故園的時候,離愁難以言表。
寒冷的人在征衣里,云霧遮擋了視線,將以往的瀟灑忘卻。
塵埃未消散。
我愿意早早地問船歸程的方向,早早地安排好休息。
夢在寒谷中纏繞,小梅應該也要開放了。
詩意和賞析:
《齊天樂》描繪了一個凄涼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心中的苦悶和離別之情。詩中以冬初的時節為背景,詩人身處在一個民居蕩析的環境中,周圍景色黯淡,荒涼的景象使他感到眼界的狹窄和世態的惡劣。詩人通過描寫李正的行程和經歷,表達了對旅途辛苦的厭倦和對歸家的向往。他在旅途中遇到了田舍,心中產生了一絲喜悅,但官事的驅使和旅途中的種種困頓使他的情緒逐漸衰謝。詩中還以天邊雁飛、回首故園的情景,表達了離愁和思鄉之情。詩人感嘆自己身處艱難困苦之中,忍受寒冷,視線被云霧遮擋,但他渴望回到過去的瀟灑生活,希望塵埃消散,追尋歸途上的安寧與溫暖。最后的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夢境的渴望和對新生活的期待,寄托了希望和希冀。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情感和意境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無奈,同時也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形成了一幅凄涼而富有詩意的畫面,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追求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