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胡霜下”的出處是哪里
“塞北胡霜下”出自唐代崔國輔的《從軍行》。
“塞北胡霜下”全詩
《從軍行》
唐代 崔國輔
塞北胡霜下,營州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將軍馬亦瘦。
刀光照塞月,陣色明如晝。
傳聞賊滿山,已共前鋒斗。
《從軍行》崔國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軍行》是唐代崔國輔所作的一首詩,描寫了從軍途中的艱辛和困難。
詩中描述了胡人侵略塞北的情景,寒冷的霜降臨大地,營州緊急征兵,臨近夜晚,他們選擇偷偷出發。將軍的戰馬也因為缺乏糧食的困擾而顯得瘦弱。然而,盡管漆黑的夜晚,刀光照耀著戰場,戰線明亮如白晝。詩末提到傳聞敵人已經占據了滿山,戰斗已經開始,自己也與前方的敵軍交鋒。
這首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用簡短的句子和清晰的意象,展現了從軍行軍的艱辛和緊張。整首詩意蘊含著摒棄恐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對軍人們奮斗和犧牲的贊美。
中文譯文:
塞北降下胡人猶如冰霜,
營州緊急索兵救助。
半夜偷偷出發行軍,
將軍的戰馬也由于缺食而瘦弱。
刀光照亮戰線如同白晝,
傳聞敵軍占滿山,
戰斗已經開始,與敵軍搏斗不停。
賞析:
《從軍行》以簡短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從軍行軍中的艱辛與緊張,借著描述胡人入侵境內、夜行挑戰、體現了軍人堅定的意志和與敵人的搏斗狀況。詩的前幾句交代了背景,描繪了被侵攻的塞北和緊急召集兵員的場景。通過“將軍馬亦瘦”一句,以一種極簡的方式,讓讀者感受到戰馬因為食物短缺而變得瘦弱,表現出軍人們在困難環境下的堅持不懈和頑強的精神。最后一句“已共前鋒斗”,展現出軍人們敢于奮斗和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
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通篇以簡單的詞句表達出從軍途中的辛苦和神勇,通過對戰場景象的刻畫來彰顯軍人們英勇無畏的精神。整首詩具有悲壯、短小精悍、情感直抒胸臆的特點,堪稱唐代從軍題材詩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