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時少缺時多”的出處是哪里
“團圓時少缺時多”全詩
《竹枝詞(十首選二)》
清代 方文
儂家住在大江東,妾似船桅郎似篷。
船桅一心在篷里,篷無定向只隨風。
春水新添幾尺波,泛舟小婦解吳歌。
笑指儂如江上月,團圓時少缺時多。
《竹枝詞(十首選二)》方文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枝詞(十首選二)》是清代方文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儂家住在大江東,
我的家住在大江東,
妾似船桅郎似篷。
我如同船桅,你如同篷帆。
船桅一心在篷里,
船桅全心全意在篷帆之中,
篷無定向只隨風。
篷帆沒有固定的方向,只跟隨風向。
春水新添幾尺波,
春水里新添了幾寸波浪,
泛舟小婦解吳歌。
泛舟的小婦人唱起了吳歌。
笑指儂如江上月,
笑著指著你像江上明月,
團圓時少缺時多。
在團圓的時候少一些,分離的時候多一些。
這首詩詞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景象和情感。詩人將自己比喻為船桅,將他的伴侶比喻為篷帆。船桅一心在篷帆之中,篷帆沒有固定的方向,只隨風飄蕩,象征著兩人的感情在江南水鄉里自由自在地流轉。春水波浪翻滾,小婦人在船上唱起了吳歌,展現了一種歡樂的氛圍。詩的結尾,詩人笑著指著伴侶比作江上明月,意味著兩人相聚時美好的時刻少一些,分離時思念的情感更加強烈。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南水鄉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美好向往和對分離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使詩詞充滿了浪漫的情感和江南水鄉的特色。整首詩詞凝練而抒情,給人一種溫柔優美的感受,展現了清代詩人對愛情和生活的追求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