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見有落紅否”的出處是哪里
“還見有落紅否”出自宋代仇遠的《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詞)》。
“還見有落紅否”全詩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詞)》
宋代 仇遠
坐清晝。
記步幄行春,短亭呼酒。
悵湔裙香遠,波痕尚依舊。
赤闌橋下桃花觀,寒勒花枝瘦。
轉回廊、古瓦生松,暗泉鳴甃。
山雨夜來驟。
便綠漲平堤,云橫遠岫。
細認沙頭,還見有落紅否。
楊花自趁東風去,空白鴛鴦首。
勸游人、莫把驕驄系柳。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詞)》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詞)》是宋代仇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坐在明媚的白天,
記得曾步行春天,到短亭呼朋引伴喝酒。
懷念湔裙散發的芬芳,水波痕跡依然存在。
在赤闌橋下的桃花觀,
寒氣使花枝變得纖瘦。
走過回廊,古老的瓦片上長滿了松樹,
暗泉發出悅耳的聲音。
山雨夜間突然降臨,
使平堤上的綠色水位上漲,
云彩橫亙在遙遠的山嶺上。
仔細觀察沙灘,仍可見到落下的紅花。
楊花隨著東風飄散而去,
只留下空白的鴛鴦頸環。
勸告游人們,不要將驕傲的駿馬綁在柳樹上。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西湖春天的景色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自然變遷的感慨。詩中以清新明快的筆觸勾勒出春天的景色,同時表達了歲月流轉中的變化和不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自然變遷的美妙之處。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坐在明媚的白天,回憶起曾經步行春天的經歷,以及在短亭呼朋引伴喝酒的情景,展現了春天的歡愉和生機勃勃的氛圍。詩中的赤闌橋下的桃花觀、回廊上的古瓦和生長的松樹,以及暗泉的聲音,都是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詩人通過描寫山雨夜來的景象,以及水位上漲和云彩遮蔽山嶺的情景,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化和變幻無常的特點。最后,詩人描述了楊花隨風飄散的情景,以及空白的鴛鴦頸環,寄托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線索,通過描繪細膩的細節和抒發內心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