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觴傳曉”的出處是哪里
“飛觴傳曉”出自宋代衛宗武的《摸魚兒(詠小園晚春)》。
“飛觴傳曉”全詩
《摸魚兒(詠小園晚春)》
宋代 衛宗武
小林巒、一年芳事,亂紅還又飛雨。
生香冉冉花陰轉,云擘滿空晴絮。
游宴處。
看樂意相關,庭下胎仙舞。
歌聲緩度。
任圓玉敲寒,飛觴傳曉,未許放春去。
閑中趣。
明月清風當戶。
莘莘容屋陳俎。
翦裁妙語頻賡唱,巧勝郢斤般斧。
心自許。
拚凋景頹齡,為鶯儔燕侶。
同盟會取。
共花下小車,竹間三徑,長作老賓主。
《摸魚兒(詠小園晚春)》衛宗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摸魚兒(詠小園晚春)》是宋代衛宗武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林巒、一年芳事,
亂紅還又飛雨。
生香冉冉花陰轉,
云擘滿空晴絮。
游宴處。
看樂意相關,
庭下胎仙舞。
歌聲緩度。
任圓玉敲寒,
飛觴傳曉,
未許放春去。
閑中趣。
明月清風當戶。
莘莘容屋陳俎。
翦裁妙語頻賡唱,
巧勝郢斤般斧。
心自許。
拚凋景頹齡,
為鶯儔燕侶。
同盟會取。
共花下小車,
竹間三徑,
長作老賓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小園中晚春的景象。園中的山丘猶如小林巒,一年花開的美景卻被飛雨打亂。花香彌漫,花陰隨著云朵的出現而改變。晴朗的天空中飄滿了飛絮,給人一種閑適自在的感覺。在游宴的地方,人們欣賞著音樂,庭院中有舞動的仙女。歌聲輕緩悠揚,玉石敲擊出寒意,酒杯傳遞著喜悅,春天的氣息還未離去。閑暇時光中充滿了趣味,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風吹進屋內。園中擺滿了陳設,人們剪裁出美妙的詞句頻頻贊美,巧妙勝過郢斤和般斧。作者心中自有宏愿,不顧年歲的衰敗,愿與鳥兒做伴侶,共同筑巢。同盟會取得成功,共同坐在花下的小車上,穿過竹林小徑,長久作老友賓主。
賞析:
《摸魚兒(詠小園晚春)》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個靜謐而美好的春日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繪,如小林巒、花陰、晴絮等,給人以生動的感覺。通過描寫游宴的場景和庭院中的舞蹈、音樂,詩中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享受和對春天的留戀之情。詩人用妙語贊美園中的陳設和美景,展現了他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與鳥兒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成為永遠的伙伴。整首詩詞以宛轉婉麗的語言描繪了小園晚春的景象,展現了對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