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申如在”的出處是哪里
“敬申如在”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虔和》。
“敬申如在”全詩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虔和》
唐代 佚名
禮標薦鬯,肅事祠庭。
敬申如在,敢托非馨。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虔和》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虔和》是唐代的一首詩詞,作者不詳。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在郊廟中舉行的祭祀儀式,表達了人們對神靈的虔誠和敬畏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禮儀規定推薦美酒,莊重地進行祭祀。虔誠地奏上祭品,敢于奉獻虔誠之心。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們在郊廟中舉行祭祀儀式時的態度和心情。詩人謙卑地遵循禮儀,推薦美酒作為祭品,莊重地進行祭祀。詩人虔誠地向神靈奉獻祭品,并表達了自己虔誠的心意。詩詞中透露出一種對神靈的敬畏和崇敬之情,以及人們對神靈的順從和虔誠。
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莊重而虔誠的語氣,描繪了一場祭祀儀式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禮儀的細節,展現了人們對神靈的敬意和虔誠之情。詩詞中的儀式和祭品都是符合禮儀規定的,體現了古代人們對祭祀儀式的重視和嚴謹態度。詩人在詩詞中表達了自己的虔誠心意,敢于將自己的虔誠之心托付給神靈。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神靈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展現了古代文人的信仰和禮儀觀念。這首詩詞寄托了人們對神靈的祈愿和對社會和諧繁榮的期盼,體現了唐代人們對禮儀和儀式的尊重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