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中含霜雪姿”的出處是哪里
“松竹中含霜雪姿”出自宋代曾豐的《梅嶺有松無竹》。
“松竹中含霜雪姿”全詩
《梅嶺有松無竹》
宋代 曾豐
與梅結友問為誰,松竹中含霜雪姿。
竹豈寒盟已仙去,宿心惟有老松知。
《梅嶺有松無竹》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嶺有松無竹》是宋代詩人曾豐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和梅花結下友誼,問它們為誰而開放。
在松樹和竹子之間,梅花仿佛蘊含了霜雪的姿態。
竹子是否已經離開了寒冷的盟約,成為仙人而去了呢?
只有我宿命之心,只有老松樹才能理解。
詩意:
這首詩以梅嶺上的松樹和竹子為題材,通過與梅花的對話,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以松樹和竹子作為象征,探討了人生的變幻和情感的寄托。梅花作為冬季的代表,與松樹和竹子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友誼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約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梅嶺、松樹和竹子等自然元素,與人生的課題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寓意深遠的意象對比。松樹象征著堅韌和長壽,而竹子則被描繪為含霜雪之姿,具有一種清冷的美感。詩人在與梅花對話中,通過對竹子是否已經成為仙人的猜測,表達了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末的\"宿心惟有老松知\"表明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只有松樹能夠真正理解。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誼、人生和歲月流轉的思索,給人以深思和啟迪。